EDP是英文Executive Development Programs的简称,意思是高层经理人进修项目
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清华总裁班培训项目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联系我们  
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清华总裁班培训项目
 
信息检索:
首页 >> "中国经济"成本扭曲下的超常繁荣
   

"中国经济"成本扭曲下的超常繁荣

更新时间: 2007/5/11 14:10:15 来源: 萧志远

"中国经济"成本扭曲下的超常繁荣

    低要素价格是中国经济超常繁荣的发动机,也是结构失衡的根源

  中国经济改革以来的大约30年间,对中国经济的乐观判断和悲观论调一直都是同时并存的。按照购买力平价的指标,中国经济总量在1978年开始改革时仅占世界的3%,这一比例在最近几年已经上升到了13%左右。乐观主义者相信,如果目前的增长趋势持续下去,到2030年中国就有可能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悲观主义者则从来没有间断对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问题的疑问,同时还一再预言中国经济将很快走向硬着落甚至崩溃。


  这两种对中国经济未来截然不同的判断其实都有各自的道理,只是它们所侧重反映的是同一个经济过程的不同方面。

  笔者认为,两个方面的因素推动了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间的高速增长。一是在最终产品市场引入了市场机制,并改善了对各经济主体的激励机制,这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促进了技术进步。二是在要素市场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了生产成本、创造了超额利润,由此提高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这两个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国经济在改革期间的超常繁荣,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将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结合起来,才能提供一个对中国经济前景较为完整和客观的判断。

  中国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着重试图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即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和给经济个体提高自主权、增加经济激励。这一政策意图清晰地反映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实施的经济责任制、承包制以及后来的股份制改造等,同时实行的开放政策也稳步地降低了进出口产品价格的扭曲。现在回过头来看,产品部门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除了能源和水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产品之外,绝大部分产品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决定机制。

  然而,中国要素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则明显滞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要素配置与定价的高度管制,使得中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与国外相比普遍较低。要素市场的高度扭曲,降低了整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中国经济的短期竞争力,因此人为地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创造了超常繁荣的局面。与此同时,这些扭曲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结构失衡,大大增加了中国经济中长期的风险。

  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只占美国的3%,马来西亚的26%或泰国的57%。一般的解释是中国农村仍然存在庞大的过剩劳动力,是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应的结果。但笔者以为,继续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和尚未普遍实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则进一步压低了劳动力的成本,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当可观的“租”。过去十几年来,大量的农民进城就业,形成了约1.5亿的流动人口,其中大部分为农民工。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不管一个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多长时间,都很难改变农民工的身份,他们无法在城市定居,不能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如子女教育和养老等)。在同一个企业,农民工的收入往往只有拥有城市户口职员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少。

  即使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上也是偏低的。如果将中国劳动力成本与人均GDP的比例设定为100,那么马来西亚的比例则是114,韩国为132,泰国为157,菲律宾为203。值得指出的是,对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估计主要依据城市正规部门的资料,实际劳动力边际成本,也即农民工成本可能远低于官方数据。

  资本成本过低更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名义GDP的长期增长潜力在亚洲是最高的,超过10%,但五年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在亚洲则处于最低水平,不到3%。同时,人民币汇率明显低估,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间快速扩张,但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却下降了66%。资本价格偏低有多方面的原因,资本账户管制使得巨额储蓄和大量外来资本只能在国内流转,资本市场不发达又使得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十分有限,同时,政府在银行体系不够健全的前提下直接调控存贷利率。最后,出于保障出口增长的需要,决策当局不愿意让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要素市场扭曲,也明显地反映在能源和土地价格上。在中国,土地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的,政府基本上可以决定土地的使用价格。提供廉价土地使用权,是各地方政府普遍采用的吸引外来投资的手段。另外,缺乏严格执行的环境保护政策也降低了企业的直接生产成本。在经济改革的初期以及当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很少考虑污染治理,目前的发展通常是以延后环境治理的成本为代价的。换句话说,目前企业的盈利中包含了本应由子孙后代享受的好处。

  上述成本扭曲现象的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一点,与各级政府部门高度强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有关。邓小平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许多地方政府的官员十分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对他们政绩的评价和下一步升迁的机会。理性的决策者也认为,中国经济必须保持起码8%以上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遏制社会矛盾的快速恶化、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避免出现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和防范形成新的银行不良贷款。直到最近,GDP增长速度一直是中国经济统计中最为重要的指标。

  其实,通过压低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做法在中国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为了加快城市工业化的步伐,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实现工业超额利润以用于再投资。当时在农村执行了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政策,廉价农产品既降低了工业原材料成本,也为城市实行低工资政策提供了条件。为了保证这一政策的执行,又在农村强制建立了合作社和后来的人民公社,取消了农产品自由市场,并通过户口制度限制劳动力流动。

  事实证明,通过扭曲成本支持经济增长的策略,在计划经济年代并不成功。那么,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显得很成功呢?笔者分析,主要是因为经济环境以及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简单说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经济主体不但有决策自主权,更有充分的经济激励;二是产品交易已经完全市场化,尤其是出口的发展更支持了投资的快速增长。这些决定了在成本扭曲的前提下,要素能够按照市场供求状况得到相对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但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导致一些明显的问题。
  第一,投资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为直接的途径,更何况经营利润普遍较为可观,这中国投资持续高烧不退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扭曲的成本会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也会增加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外部需求。
  第三,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大部分老百姓由于被人为压低的要素价格而获益有限,也使收入不平等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消费者的信心边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显著改善。
  第四,由于资本和部分资源价格偏低,经济活动也可能不断提高对这些要素的依赖,同时也容易造成浪费现象。
  最后,环境污染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在所有的结构性问题中,对环境的破坏可能是最难以弥补和改善的。
  
作者分别为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和中国区经济学家。本文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的意见

"中国经济"成本扭曲下的超常繁荣

电话:010-82431150, 微信:QQ1391156248 , 邮件:qhedp@mail.tsinghua.edu.cn

咨询事宜,您可以发邮件、或填写表格点击开启

 

上五条同类新闻:
  • 收费项目猛增 银行卡一年吃钱达数百亿
  • 中国民营经济的成绩单为何如此寒碜
  • 高层管理者培训要诀
  • 中国钢铁业应有“多手准备”应对国际竞争
  • 世界级钢厂竞争力排名出炉 中国钢企普遍下降
  •  

      校方链接:清华大学主页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清华大学工会清华校友网清华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学报清华大学信息门户清华大学博士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创新大厦 联系电话:010-82431150 E-mail:tsinghuaedp@126.com
    Copyright 2006 www.qhedp.com All Right Reserved 清华EDP微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辩率 IE6.0以上浏览器 阅览) 京ICP备06052976号